标准详情
一、标准的基本信息
标准发布时间:GB 10035-2017《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》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发布。
实施日期: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。
发布单位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。
主管部门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。
归口部门: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。
英文标准名:Air-bag type sequential external counter-pulsation device。
起草人: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、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国际标准分类号:11.040.40。
二、标准内容
适用范围:本标准规定了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术语和定义、分类与结构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标志、使用说明书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等内容。适用于医疗单位用于临床治疗心、脑、肾等器官的缺血性疾病,并有康复、保健功能的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。
技术要求:标准对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工作压力、脉搏血氧性能、心电性能、反搏装置控制、机械性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。例如,工作压力在心率为90 bpm时应不小于39.2 kPa,最大工作压力应不大于59 kPa。
试验方法:标准详细规定了各项性能的试验方法,确保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标志和使用说明书:标准对装置的标志和使用说明书提出了明确要求,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装置。
三、标准应用场景
医疗单位: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主要用于医疗单位,用于治疗心、脑、肾等器官的缺血性疾病。例如,治疗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。
康复和保健:该装置还具有康复和保健功能,可用于改善患者的心肌血供,提高生活质量。
临床操作:标准适用于指导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临床操作,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四、总结
GB 10035-2017《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》标准为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的设计、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。通过明确规定装置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和使用说明,标准不仅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,还促进了相关医疗设备行业的规范化发展。该标准的实施,有助于提高医疗单位的治疗水平,推动体外反搏技术的广泛应用。
